一個國外研究機構在研究和對比百度與谷歌用戶首頁掃視熱力圖後發現,百度用戶和谷歌用戶的行為還是會存在明顯差別的,在谷歌,用戶找到他們想要的信息通常只需要百度用戶一半的時間(谷哥是30秒,而度娘是55秒),大部分用戶只看前三個結果;
反之,在百度,用戶通常會把搜索結果上的內容從頭掃到尾,同時我們註意在百度的那張熱力圖上,紅點表示點擊,大量出現在百度搜索框和底部相關搜索上,而非搜索結果的網頁,這對於百度來說可不算是一個給力的數據,那為啥會這樣子?
我覺得很大程度原因要和搜索質量有關,百度的搜索結果相對是比較混沌的,很多時候用戶根本分不清那些是付費廣告,那些是自然結果,而通常這些付費廣告的內容又不能很好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用戶可能會選擇再次提煉搜索字詞,或者幹脆拉到底部看相關推薦去再次尋找他們真正想要的內容。
當然,可也是為什麽百度用戶平均要花費55秒,幾乎是谷歌的兩倍的搜索時間去發現他們想要的信息。
不過事物總有兩面性,搜索體驗不佳導致百度用戶更傾向於瀏覽整個SERP頁面,那麽對於百度SEO人來講,我們的關鍵詞策略可以不僅僅只局限於前三,按照詞類別的不同,分別為這些詞設定排名高或者排名多的策略。
比如導航類搜索,如「某品牌、某品牌官網」,這些詞用戶就是沖著你網站來的,那麽這個時候就必須給他們排到首頁第一位,大部分資源可以分配到這些詞語上;如果碰到信息類搜索,如「某品牌產品怎麽樣、評價、推薦」等,則用排名多的策略,均勻分布在搜索結果頁面的各個位置,都是可以獲得關註和點擊的。
